出堂是什么,转柩是什么
出堂是什么,转柩是什么:导读: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白喜事一直重视,历经多年,已经形成自己一套复杂的流程和规矩的,可以说有些习俗是早就约定成俗的老规矩了,世世代代大家都是这样遵守的。那么,出堂是什么?转柩是什……毛豆运势网(http://www.maodo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导读: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白喜事一直重视,历经多年,已经形成自己一套复杂的流程和规矩的,可以说有些习俗是早就约定成俗的老规矩了,世世代代大家都是这样遵守的。那么,出堂是什么?转柩是什么呢?想要了解这些名词含义,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葬礼
出堂是什么
在北京,平民丧家出殡多在上午八九点钟,此为“辰时发引”;富户出殡则在上午十点左右,此谓“巳时发引”,因为富户有较多事情要办。是日凌晨,棚匠便来拆月台,撤灵幔等,家伙铺的伙计也来收拾家伙座、供品等。这时,灵前只剩一供桌,上边摆着“吉祥盆”、摔盆的砖和“焰食罐”。一早,鼓手等集中于门外整装待发,族人、亲戚、世交等陆续来到丧家,再到灵前行礼一下。然后,入席吃点东西,因为俗话说:送殡不能空肚子。贫家则用烧饼、油果招待一下送殡客人。
与此同时,门外扛房、执事头目会同丧家总提调等管事,根据事先开出的单子,排列、调整、检查匾额、花圈、挽联、万民旗伞、官衔牌等的前后顺序。杠夫也当着丧家的面换装。按北京人的习俗,只要丧家出嫁女到齐,就可以出殡。但如果时辰不早了,也不会再等待其他尚未到的亲友。出殡时辰将到时,丧家的总提调向杠头交出“出殡执照”和丧家及其近亲给杠夫的赏钱。杠头拿到这些,就遵嘱来到丧居门外敲起响尺召集杠夫集合,此谓“叫齐儿”。这时,专事出堂的16个杠夫,手持杠绳、抬杆,立即来到丧居门口肃立,排成两行,听着响尺进大门进灵台,以一根大绳,用活扣将灵柩的四角各拴上一根抬杆,此谓“圈活绳”。然后,肃立待命。
转柩是什么
这以后,丧家派人将灵柩底下的亡人枕头拿到街上,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烧掉。枕头套则被看热闹的或杠夫要去,据说若小孩不好养,拿这种枕头皮子给其用,就会好养,此谓“借寿袋子”,为“借寿带子”的谐音。与此同时,茶房招呼孝子等参灵。茶房将引魂幡交给长子,令其跪在最前面;次子跪其后,手棒灵牌;三子、长孙等也依次跪于后,手持哭丧棒。女眷则另跪一行,长媳抱着焰食罐。孝属跪好后,总提调通知门外的响器参灵,各班响器依次到灵前吹奏一次。照例官鼓大乐打头,大锣一响,鼓手们分两行持乐器入棚内,站在孝属的两侧。二锣一鸣,对号齐鸣;三锣一捶,唢呐与官鼓合奏,小疙瘩锣叮当打“点儿”,其音哀婉。次由清音吹奏,以笙、笛、小鼓合奏《哭皇天》一曲。如有丧鼓、锣鼓、西乐队等,则陆续进来吹奏。响器参灵后,一群头戴假抓髯,身穿白布印花衣裳的小男孩,进棚先一齐发出“噢……”的长音,表示吊唁。丧家立即赏他们每人几个铜板。随后,他们便鸣角开锣,猛打三通,即往外带。
葬礼
这时,杠头敲起响尺,杠夫们得令,出殡的时辰是在半夜,这也要在选定的时辰中把棺材先动一动,象征已经转棺,隔天早上才将其移到举行出殡仪式的场所。有的人家用其厅堂作祭奠场所,这也要在选定的时辰里把棺材移动一下,象征已经转棺。当灵柩抬出原停棺的厅堂后,抬起灵柩,缓步平稳地向门外走去换杠,此俗谓出堂。全体丧属则面向灵柩高声举哀,退立而行。亲友们也随之举哀,排成两行,跟着走到门外,加人出殡的行列中。
闽台出殡的日期通常都由择日师选择,而出殡仪式常请族中长老或道士、和尚来主持。出堂的时辰到时,道士或和尚敲着帝钟、吹着牛角或敲着木鱼等,念起经书文字。抬棺的族亲或土公用绳索等把灵柩抬起来,踢倒搁棺的长凳,另外的执事把其捡起,拿到庭院或村中的广场或新设立的公祭场所如礼堂等地摆好,族亲或土公抬出的灵柩仍搁在上面,这种出堂仪式俗称“转棺”。有的丧家选择要请一位父母双全者或福禄双全的好命人,立即在原放灵柩的地方放一个烧有木炭火的烘炉,此称“压棺位”,以除湿取旺。其次,有几个儿子,就在原放灵柩的地方放几副碗筷。其三,放一桶内有钱币的水在该处,以祈求“钱水活络”。
其四,放一个竹制的簸箕在该处,内放发糕和12粒丁仔粿或红圆子(闰年则加一粒)和一束桶箍竹篾,以祈求添丁发财和子孙团结。在福建许多地方,一般都是在出殡日启灵前转棺出堂,在空地中绞棺、公祭。
江苏丹阳一带,“将发引,孝子祖祭于灵前,举家哭,遂迁柩”。四川西昌一带则把出堂称为“偷柩”,先在“门外祭丧车,焚丧用纸具,曰燎旗。然后,撤帏熄灯,出丧,门外停之,曰偷柩。盖古之孝子不忍别亲,攀辕留柩,亲族偷以出之遗俗也”。云南镇雄一带,在起灵之前,丧家需做法事一坛,叫做辞灵,又叫辞香火。然后将棺扶出捆束。
本文标题:出堂是什么,转柩是什么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