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发引都是怎样的,福建南平的出殡行列
各地发引都是怎样的,福建南平的出殡行列:导读:葬礼仪式主要包括发引、上山、暖井、落圹、垒坟、烧上山袱子等。不少人没有住持过丧事,所以不知道葬礼仪式上的发引是什么,不同地方不同丧葬习俗,那么各地发引都是怎样的呢?福建南平的……毛豆运势网(http://www.maodo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导读:葬礼仪式主要包括发引、上山、暖井、落圹、垒坟、烧上山袱子等。不少人没有住持过丧事,所以不知道葬礼仪式上的发引是什么,不同地方不同丧葬习俗,那么各地发引都是怎样的呢?福建南平的出殡行列有哪些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葬礼
各地发引都是怎样的
河北阳原在发引时也是贫富不均富户的棺材有棺罩,灵柩的杠夫由24至48人不等。灵前为孝子执绑;再前为墓志楼、铭旌、亭、僧、道、鼓手、点主官轿、赞礼生车、后土官马(因后土官为武职多骑马者)、本宅执事、哀谏挽幛、纸俑车马等;灵后为女眷素车;送殡者则分列两行,多随孝子左右而行。
江苏盐城等地的“富人出丧,具仪仗为导。铭旌、画婴、魁头、亚牌、雪柳之属咸备”。南京出殡的仪仗“有马上鼓吹作军中乐,又有方相四目、魁头武士(今谓之文武大人)、门神(今谓之黄门官)及天禄、辟邪诸兽(今谓之青象(狮)、白象)”,此外还有“铭旌、功布、柳车、黼婴(今谓之亚字牌)及执绑”等,据说“此皆明功臣举葬体制也”,但在20世纪30年代南京仍用之。吴江一带富家发引时,“备具仪仗、诰轴、铭旌、神亭、魂轿排导护从灵柩而行”。浙江定海一带富家出殡的仪仗排列为先魁头,次幡,次锣,次青衣皂,次桐棍,次牌,次苞,次明器,次灵车,次铭旌,次功布,次翼,次柩车,等等。°在嵊县一带,出丧队伍为“方相前导,名开路神。次翼,次纸幡,次铭旌,次魂亭,次明器,车马、巾栉、这是丧家显示贫富门弟差异之时。广州丧礼仪仗的最前面通常是大蓝灯笼或“生花牌额”,上面常写着“某府出殡”或“某某归虞”;其后有金鼓和上写着封诰及享年多少的大灯笼(应比实际年岁多写三岁)。接着是从殡仪店租来的整套仪仗队,以及亲友送的“生花牌”、花圈、纸扎的装饰品等。然后,是香烛酒肴亭、弦管乐人、大锣大鼓、古乐、洋乐、僧尼或道士的梵乐、香亭等。紧接着是放有遗像的主亭、放灵牌和神主的主轿。然后才是灵柩,灵柩上有棺罩,上竖一对纸扎的仙男玉女,他们手持写有“西方接引”的短幡。抬棺人数多少视棺材的大小和棺罩的层数以及死者的身份地位和丧家的贫富差别来定。抬棺的人一般为8人,有的为16人或甚至更多。孝子披麻带孝,手持着哭丧棒,脚上穿,侍女、仆从咸具,而后舆”。河南封丘人出殡时,一人执斗盛纸钱沿路撒之,方相、铭旌诸纸器导前,鼓乐、鲁簿、挽联、服亲次之,孝子执索引柩或持杖前行者,女孝子及女宾随之。广州人也很讲究出殡的仪仗,因为着草鞋,垂泪扶柩随棺徐徐而行;亲友则执绑跟在灵柩后面缓缓送行。”云南宣威的送葬之具有俑人、金山、银山、掉钱、手钱、狮、象、鹿、马、肩舆等名目,皆竹帛纸裱。寻常人家,减狮、象、肩舆,马则通常用二,一驼,一骑。其用数兽之由,盖取狮象守山,禄马到堂之义。堪舆家言,亦道士家言也。此外,乳羊、慈乌亦有制之者,为其跪乳反哺犹知爱亲,以自鉴也。
葬礼
福建南平的出殡行列
福建南平的出殡行列通常由一人放鞭炮开路,其后为挽联、花圈等;接着是丧属与灵柩;之后是送殡的亲友。惠安、泉州、晋江的出殡的行列一般由一人鸣钲前导,另一人“压金银”,即在路旁、桥头、渡口撒纸钱和压金纸。接着是出殡仪式前导牌或横彩、铭旌,红白字姓灯,开路鼓吹,挽轴、挽联、花圈,神主亭、魂轿,道士,灵柩、丧家及送殡亲友“拔麻尾”。此外,有的还有高跷戏、舞狮队、拍胸舞队等;过去还有马队、妆阁等。在同安出殡的行列通常是铭旌前导;次之为撒路钱者,他们多为女婿;次之为西乐队;其后为送葬的亲友;接着是西乐队、道士鼓;而后为盖着棺罩的灵柩;后面跟着拿着死者遗像的孝子、孝眷们。
台湾的出殡行列与福建的相近,以南投为例,其出殡的行列为:1.乐队:其通常由出嫁女或孙女出资,其中乐队以吹奏北管为多。乐队后跟着道士或僧尼。2.孝灯:其是以竹为骨的白纸灯。直径约一尺半,高约两尺。上写死者的辈分再加上一代,如当祖父者,可用墨书写“大父四代”,另一面则写“严制”及死者的“灯号”或“郡号”或“字姓”。若曾祖母去世,则用墨写“五代大母”,另一面写“慈制”与夫家的灯号。若死者是高曾祖父,即真正的五代大父,则用红字书写“五代大父”,另一面也写严制与灯号。这里的“灯号”、“郡号”或“字姓”,都是指死者的远祖在大陆最早的原居地的郡望或郡县,如李姓的郡号为陇西,王姓的灯号为太原,黄姓为江夏,陈姓为颍川等。其目的是使子孙知道其远祖的祖籍,具有慎终追远的意义。过去有一对写有死者郡号的“字姓灯”在下葬后,应在墓地焚化。现在的孝灯,下葬后,需分挂在丧家大门两旁,除灵时才换成红色的“字姓灯”。3.放路灯:其为女婿或族人手提装有银纸的竹篮,沿途撒买路钱,过交叉路口或过桥时,则扔一叠银纸,以帮助死者顺利前往阴间,会见祖先。4.草龙:即一支点燃的火把,其为死者前往阴间照路之用。南投的漳籍闽南人没有此。5.遗像亭:即一个内悬死者遗像的纸糊亭子,两人抬。6.扶斗:通常由长孙扶斗,如长孙小,则由长子扶斗。扶斗是一个量米的五升斗,内、装稻谷、豆类、铁钉、铜钱和种子等“五谷”,上放死者的香炉与牌位。牌位上书“某某考(妣)之神王”,左下方写“阳世子孙供奉”等,此“神王”到了墓地点主后就成了死者的“神主”。另外,斗中还插有丧杖。丧杖的数量要比孝子数多一根。如果死者是女性,丧杖用桐枝或有刺的植物如刺菖;死者如是男性,则用竹枝为丧杖。因为古云:父丧用竹,取其节历四时而不变;母丧用桐杖,谓内心悲切同于父也。7.棺木:最少由8人抬,上通常还罩有纸糊的棺罩。而孝男一般都走在棺木的两旁,有扶棺送葬之意。8.招魂幡:其由三尺长的白布系于一枝顶端有茂密竹叶的竹枝上而构成,上用黑字书写死者死亡的年月日等,如其右上写“皇清显考讳〇代大父,生于〇〇年〇〇月〇〇日〇〇时,亡于〇〇年〇〇月〇〇日〇〇时,享有〇〇龄〇〇公之幡”。其左下则写“阳世子〇〇〇,孙〇〇”。招魂幡通常到除灵合炉时才予以焚化。9.铭旌:用红布制成,大小与招魂幡相似,其由女婿或孙女婿赠送。上用黑字书写死者的姓名、地位与年岁。如“皇朝祖讳某四代大父享寿六十有九龄岳父李公之铭旌”,下款为“阳愚女婿简某挥泪百拜”等。据说:铭者明也,旌者旗也,以老者不忍别故,书其爵寿德行以旌之。铭旌通常都是宾客书赠,故以红色为多。10.联轴或挽轴:其均由亲友所赠。联轴通常长七尺或丈二三,是足以做一件或一套衣着的布料,通常为素色。布上贴有白纸,上书写一些对死者哀悼的词句,如“哀挽今之古人,阳愚姻弟杨某某挥泪百拜”等。若死者是男性,其挽词用青色书写,若女性,挽词用黄字书写。这些联轴或挽轴挂在竹竿上抬着走。葬后,由孝子们平分。现代这些挽轴等多改为花圈。11.座轿:通常给点主官,或有名气的风水师等乘坐;长孙如年幼,也可以让他坐轿扶斗;已订亲而未过门的媳妇,也可以内穿红衣,外披麻衣丧服坐轿送葬;如果媳妇将临盆行动不便,也可乘轿去墓地。12.孝妇、孝女们:她们在送葬行列的后边,媳妇辈手提一盏红色的纸灯,作为死者照明之用。葬毕,该灯放在灵桌下,到每次祭期则点亮此灯,至对年祭时焚化。队伍的最后是送葬的亲友,但他们通常不用送到墓地,送到村口,丧主就需向众亲友道谢并请他们止步,此俗称谢步。
本文标题:各地发引都是怎样的,福建南平的出殡行列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