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司马,什么是御史大夫
何谓司马,什么是御史大夫:导读:在各个朝代,官职的名称皆有不同,同一个职位或许还有不同的叫法,所以有些官职名称一出,我们就知道是哪个朝代的。那么,何谓司马?什么是御史大夫呢?想知道大夫、上大夫和士大夫有关系……毛豆运势网(http://www.maodo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导读:在各个朝代,官职的名称皆有不同,同一个职位或许还有不同的叫法,所以有些官职名称一出,我们就知道是哪个朝代的。那么,何谓司马?什么是御史大夫呢?想知道大夫、上大夫和士大夫有关系吗,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官员
何谓“司马”
司马在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都尉、都督与校尉的区别是什么
“都尉”是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都督”是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校尉”是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校尉”的地位渐低。
大夫、上大夫和士大夫有关系吗
“大夫”在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这里的“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这里的“大夫”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上大夫”是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官员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什么是“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古代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职务类似后来的尚书令。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为台长。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废。
“京察”“大计”分别指的是什么
中国明清两代对文武官吏定期进行考绩的制度。京察在中央官员中进行,六年一次;大计随地方官员朝觐进行,三年一次。四品官以上由本人自陈,由皇帝裁定;五品以下具册奏请。京察大计特别卓异的,不次提升;不合格的,按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软、不谨等“八法”,分别予以革职、冠带闲住、致仕、改调等处置。清代考察则发展为“四格八法”之制。四格是才、守、政、年四项标准,才分长平短,守分廉平贪,政分勤平怠,年分青中老,综合四格决定官员的加级、升职、留任、降调。
本文标题:何谓司马,什么是御史大夫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