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放假日历表,2023放假时间表最新公布
2023年放假日历表,2023放假时间表最新公布:【2024年放假日历表】2024年放假的节日一共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1、元旦:2024年12月31日至2024年1……毛豆运势网(http://www.maodou5.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放假日历表】
2024年放假的节日一共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1、元旦:2024年12月31日至2024年1月2日放假调休,共3天。
2、春节:1月21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8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3、清明节:4月5日放假,共1天。
4、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
5、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6、中秋节、国庆节: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2024年免费高速时间:
春节:1月21日零时至1月27日24时,共7天。
清明节:4月5日零时至4月5日24时,共一天。
劳动节:4月29日零时至5月3日24时,共5天。
中秋国庆:9月29日零时至10月6日24时,共8天。(注:中秋高速一般正常收费,但2024年中秋和国庆合并,所以中秋高速也免费。)
高速免费时间怎么算?
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有哪些免费的高速车辆?
免费车辆范围为行驶收费公路的7座以下(含7座)载客汽车,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
高速公路行驶注意事项:
1、不准占用应急车道。
高速公路最忌讳占用应急车道。每年免费高速旅游的时候,高速公路上都会发生各种事故。此时,让出应急车道,让救援、消防、交管等车辆及时到达,可以很好地疏通交通,关键时刻救命。
2、服务区停留时间不长。
高速公路免费期间,高速公路车辆剧增,也给服务区带来了接待压力。由于很多高速公路服务区空间有限,甚至停车困难。建议司机尽量缩短在服务区的停留时间,使服务区的流通效率更高。所以出发前一定要加满油,上完厕所休息一下再出发。
3、检查备胎和准备工具。
根据以往的经验,节假日期间的事故率比平时要高。交警建议车主在车内准备好备胎、修车和简单的救援工具。万一前方堵车或发生事故,你准备的工具可能会对自己和他人有所帮助。车上一定要准备好食物和饮用水,有条件的司机可以配备行车记录仪,以备发生事故时录像取证。
4、变道时要开灯,避免追尾。
根据往年经验,免费高速期间,最常见的交通事故就是追尾,这也是高速拥堵的罪魁(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祸首,而这类事故几乎都是车主随意变道造成的。所以,司机在高速公路上变道时,一定要提前打开转向灯,然后看左右两侧的后视镜,确定变道安全。
5、车辆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高速公路上没有红绿灯。如果车距太近,前方车辆突然刹车,后方车辆反应时间不及时,容易造成追尾。因此,你不应该在高速公路上分心,并始终保持自己与前车之间的安全距离:当汽车行驶在
如果节假日高速公路出现大面积堵车,及时通过网络、交警部门、交通广播确认堵车非常严重,建议适当改变行程,从最近的出口下高速,走国道或附近暂时休息,第二天再出发,避免长时间拥堵,也能减少疲劳。
【2024放假时间表最新公布】
元旦
2024年12月31日至2024年1月2日放假调休,共3天。
中国元旦原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元旦是一年的首日。“元旦”这一名称,据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 “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中国的“元旦”这一概念,历来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直到从汉武帝起,规定春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春节
2024年1月21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8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具民族标志性意义的传统节日,也是融汇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的节日。自西汉以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春节祭神、敬祖、祭灶、扫尘、守岁、祈年、贺春、拜年、爆竹、联欢等习俗一代代传承不息,延续至今。尽管这些习俗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其所承载彰显的“感恩祝福、慎终追远”“团圆和谐、亲情友爱”“辞旧迎新、憧憬未来”等文化内涵,深刻表达了人类共同的理想、期盼与愿景,具有超族群、超信仰、超国界的价值共享性,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
回家过年、吃团圆饭、送压岁钱、拜年……对于远方的亲人,能够回家过年,是一年的企盼,是满满的幸福。“一年不赶,赶三十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些话,深刻地表达了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以及人们对与亲人团聚的渴望。正是对于回家过年的渴望,才会有春运返乡壮观的场面;正是对于合家团圆的期盼,才会有“摩托大军”日夜兼程的信念。一年一度的“团圆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民俗文化活动,充分表现出了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与天伦之乐。
清明节
2024年4月5日放假,共1天。
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天,民间有上坟扫墓、插柳、踏青、春游等活动。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就是清明扫墓的悲凉心情。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被淡忘,但是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则一直流传下来,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扫墓时人们多会在墓前放一束鲜花,以表对先人的尊敬。
劳动节
2024年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劳动节的重要意义就是纪念劳动人民争取到合法权益的一天、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步、提醒着人民要有不屈不挠的共同奋斗精神。劳动节的成立是文明进步的一大阶梯,过去的时候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人权缺少公平自由,直到劳动人民通过艰苦的斗争获取了合法权益,这才设立了国际劳动节,并且在大多数的国家都受到了热烈欢迎,而中国更是将五一国际劳动节设立成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
2024年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 "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将其定为端午节。
中秋节
2024年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据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另一种说法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国庆节
2024年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庆节是一种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承载了反映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具有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是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